登录 公共服务

国家介绍

埃及,全称阿拉伯埃及共和国(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)。位于北非东部,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、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。埃及既是亚、非之间的陆地交通要冲,也是大西洋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,战略位置十分重要。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,也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,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曾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。在经济、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。

埃及也是一个非洲的强国,综合实力在非洲仅次于尼日利亚和南非,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。埃及出生率非常高,欧洲专家估计,埃及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亿。它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,由于历史的原因,英语、法语在埃及也被广泛使用。

开罗为埃及的首都,北非最大的城市,横跨尼罗河,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、经济和交通中心。开罗由开罗省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大开罗市。大开罗约有800万(2012年1月)人口,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,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开罗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遭受战争破坏最少的古城﹐而且历代王朝和政府不断修建和扩建﹐形成今天这个伟大的城市﹐古今并存,互相辉映。开罗位于埃及之北﹐是尼罗河注入地中海的入海口﹐埃及的大部份城市都是沿尼罗河形成的﹐古代的经济和交通得利于这条非洲的母亲河﹐开罗城的历史最悠久。


经济概况

埃及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,属开放型市场经济,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、农业和服务业体系。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%。工业以纺织、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。石油天然气、旅游、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。

工业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,重工业以石油化工业、机械制造业及汽车工业为主。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%,工业产品出口约占商品出口总额的60%。埃工业企业过去一直以国营为主体,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,埃及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改革,出售企业上百家。

埃及耕地面积仅占国土的4.5%,绝大部分为灌溉地。耕作集约,年可二熟或三熟,是非洲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。主产长绒棉和稻米,产量均居非洲首位,玉米、小麦居非洲前列,还产甘蔗、花生等。农业在埃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政府极为重视农业发展和扩大耕地面积。主要农作物有棉花、小麦、水稻、高粱、玉米、甘蔗、亚麻、花生、水果、蔬菜等。

埃及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,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意大利、英国、日本、沙特、阿联酋等。主要进口商品是:机械设备、谷物、电器设备、矿物燃料、塑料及其制品、钢铁及其制品、木及木制品、车辆、动物饲料等。主要出口产品是:矿物燃料(原油及其制品)、棉花、陶瓷、纺织服装、铝及其制品、钢铁、谷物和蔬菜。埃及出口商品主要销往阿拉伯国家。




地理风光

埃及有着独特的地缘位置:在陆路上,它连接亚、非两洲;在海路上,透过苏伊士运河及红海亦连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。西面与利比亚为邻,南与苏丹交界,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、以色列接壤,北临地中海。

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。东西宽1240千米,南北长1024千米,地形平缓,没有大山,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。埃及全境有95%为沙漠。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从南到北流贯全境,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、非、欧三洲的交通要道。主要湖泊有大苦湖和提姆萨赫湖,以及阿斯旺高坝形成的非洲最大的人工湖——纳赛尔水库。

全国干燥少雨,气候干热。埃及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,夏季气温较高,昼夜温差较大。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,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,气候相对温和,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。白尼罗河发源于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,青尼罗河发源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,两河汛期不同。1月平均气温12℃,7月26℃;全境干燥少雨,年均降水量50~200毫米。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,炎热干燥,气温可达40℃。

埃及历史悠久,名胜古迹很多,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旅游业。主要旅游景点有埃及博物馆、金字塔、狮身人面像、卢克索神庙、阿斯旺高坝、沙姆沙伊赫等。


民族风情

埃及人喜吃甜食,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。他们喜食羊肉、鸡、鸭、鸡蛋以及豌豆、洋葱、南瓜、茄子、胡萝卜、土豆等。在口味上,一般要求清淡、甜、香、不油腻。串烤全羊是他们的待客佳肴。值得一提的是,很多埃及人还特别爱吃中国川莱。

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。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。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,把白色视为“快乐”之色的说法。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。一般人都比较喜欢“5”和“7”数。他们认为“右比左好”,右是吉祥的,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,握手、用餐、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,穿衣先穿右袖,穿鞋先穿右脚,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。

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,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,两者皆有,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。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,如果是老朋友,特别是久别重逢,则拥抱行贴面礼,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,左手搂抱对方腰部,先左后右,各贴一次或多次。

每逢周五是埃及人传统的“主麻日聚礼”,当清真寺内传出悠扬的唤礼声,伊斯兰教徒便纷纷涌向附近的清真寺,做集体礼拜。为数众多的教徒仍然虔诚地信守每日5次礼拜的教规:即晨礼、响礼、哺礼、昏礼、宵礼。